昙花一现亦或大有可为?智能健身设备面面观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长时间的静坐式办公,还有一线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身、养生等。自如以来是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市场,基于这样的需求,以及传统健身房昂贵的会员费,一大批智能健身设备应运而生。到底这些智能健身设备只是昙花一现还是大有可为呢?今天,我们扒一扒这些智能健身设备的“是与非”。】
智能健身生活 触手可及
伴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专门用于记录用户身体状态的智能运动设备开始得到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健身爱好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些设备记录自己的步数、运动距离、心率变化以及消耗的卡路里。
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早上7点,你被某智能手环的振动叫醒,应用程序弹出你昨晚的睡眠周期,告诉你哪个的睡眠;然后你戴上某智能心律耳机开始做准备活动,耳机能够测算你的心率,告诉你能够承受的大概训练强度。跑步回来之后,你站在某智能体重秤上,查看一下体脂率及运动效率;在吃早餐时,则可手机上的某智能应用APP添加食物,查看它们的热量以及对未来体重的影响。”
这样的健身体验,大家现在已经触手可及,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几款应用、购买一款运动手环或是GPS手表,便可轻松实现。
智能健身设备 “现象级”产品?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智能运动设备或运动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行为可以发现,购买和使用这些设备与应用的人很多,但大多数用户只是将这些数据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到朋友圈来分享自己的锻炼结果,并未能对其健身活动产生任何有价值的影响。在日复一日的分享之后由于很难再获得社交网络上积极的反馈,这种行为开始逐渐减少甚消失了,智能运动设备逐渐被遗忘在家中的某个角落,运动类手机应用的用户也逐渐流失,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产品。
其核心原因在于,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运动设备可以记录一些看似对用户有效的数据,但这并未解决用户除分享、炫耀之外的任何实际需求,也不能为用户带来某些切实的好处,进而很难获得足够的用户黏性。假如智能运动设备能够产生后续的配套增值服务,则不仅可以维持其用户的高活跃度,甚可能围绕这类设备开创一个完整的增值服务产业生态:比如将用户的健康数据上传云端保存,之后由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整套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指导,并与个人医疗数据打通使医生在诊断时更加有据可查,以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和医疗咨询作为核心盈利模式。
除此之外,不同用户群体在选择此类设备时也面临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于运动强度较大的垂直用户而言,在携带舒适度和数据准确性方面很难满足这些高端用户需求;而对于运动较少的普通用户,其动辄几百上千元的价格又很难被轻度用户接受;假如价格过低,其功能的性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可能在用户心中沦为玩具一类的设备。更为重要的是,这类产品自面世以来并未在功能方面表现出任何突破性进步,使得之前购买过的用户缺乏更新设备的动力,进而对企业而言很难产生长期的销售收入。因此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都将智能运动设备视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但目前其拥有的功能看来,恐怕对用户的吸引力只将是昙花一现。
智能健身设备 能否取代健身教练
可以肯定的是,技术终的发展目标,便是帮助人们实现更多自主式的体验。内置丰富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都在帮助你记录很多事情,并且越来越。
然而,根本的问题是,用户真得能够理解所有数据的含义吗?暂且不论传感器的精准性,即便它们非常精确,但心率数据、睡眠数据摆在用户面前,用户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来做出积极的改变?
毫无疑问,一些专业体育运动员,已经开始借助具有GPS及加速度计的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运动状态,而这些数据终会被汇总到专业教练和营养学家处,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在训练强度、饮食方面做出改善。显然,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数据暂时不是答案,而是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显然,目前技术无法解决一切问题。大部分运动监测产品属于消费级产品,而不是经过医疗认证的医疗级设备。其生成的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健康状态。另外,软件方面缺乏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建议,这也是一个明显不足。而一个有经验的私人教练,则可以根据客户自身条件和需求,制定更准确、更有效果的训练计划,并适当予以激励。本质上,这与自检和去医院诊的区别是一样的。
显然,目前的技术还于监测、提供数据,但并不善于倾听和给出实际建议。在此之前,健身教练显然是无可替代的。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时代的到来,相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利用这些智能健身设备为自己制定一定的健身计划,但如果仅仅止步于目前的初级功能,也许这些智能设备真的是昙花一现。不过这些智能健身设备肯定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传统健身行业的改观,让健身趋于“大众化”、“平民化”,而不是当下的这种高昂消费!
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www.cnlmj.com/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健身房该何去何从?